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1983年7月,重组于2000年1月。2001年,教育部批准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为“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按照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基地采取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同建设、以省建为主的方式。基地是实体性的独立建制的重点研究机构,在省教育厅和有关省属高校校长和分管校长的领导下,进行基建的建设和直接进行管理工作,基地负责人全面负责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由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市博物院、凉山州博物馆、巴蜀书社等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顾问为李学勤、项楚,学术委员为李绍明、林向等国内外权威专家。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5人,其中教授13人;兼职研究人员16人,其中教授12人,中心主任为段渝教授。中心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为:巴蜀文化源流研究,巴蜀古代文明演进研究,巴蜀文献与学术研究,巴蜀民族研究,古蜀文明与南方丝绸之路研究,巴蜀文化与现代化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中心设有巴蜀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巴蜀文学与文献研究所、巴蜀民俗研究所、四川移民研究所;并在四川省广安市、雅安市、凉山州、阿坝州、什邡市等地分别设立了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下属的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广安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雅安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金沙江文化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岷江上游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什邡研究所。并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共同成立了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三星堆科研教学基地。 |